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新能源汽车 > 正文

百度Apollo与滴滴能否借助自动驾驶,站在下个时代的舞台中央

2021-08-19 13:26
【新能源汽车网】

撰文 | 冷泽林 

8月18日,百度天下大会召开,AI营业再次占有C位。会上宣布的全球首款L5级自动驾驶汽车机械人”与全民无人车出行平台“萝卜快跑”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自动驾驶不仅在百度内部的优先度在不停拔高,纵观行业,今年以来该赛道的玩家都无一破例驶入快车道,相关商业模式因此逐渐清晰。

除百度之外,阿里修建车联网底层手艺能力,腾讯“生态车联网”初现眉目,华为“软硬兼施”。此外,像造车新势力、小马智行以及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轻舟智行等垂直行业者,也不停涌入赛道。

与此同时,市场剖析机构IHS Markit克日宣布了《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未来出行市场展望》(下文简称“展望”)讲述,这是自力第三方机构首次预判海内市场趋势。

该讲述以为,搭载L2+和L3级自动驾驶功效的新车销量在2025年将到达50%以上,2030年将到达70%以上。彼时,搭载L4级自动驾驶功效的新车销量占比将到达20%。换句话说,自动驾驶市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随着自动驾驶手艺渗透率提升与私人车进一步普及,上述机构展望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到达2.25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进率为20%-28%。

虽然市场潜力伟大,不外以Robotaxi为代表的延伸产业,最终很可能只会是巨头盘中餐。

由于手艺成本高、服务模式多样化、资源投入差异和客户群体规模效应差异,自动驾驶延伸出的多种商业场景门槛极高,IHS预计最终可能形成2-3家服务商。

在各方鱼贯而入之下,有需要讨论自动驾驶市场的商业模式与价值潜力。

既To B又To C

自动驾驶正引发新一轮创业潮,今年以来,投资人黄显著连续在同伙圈分享所投资的多家初创企业。

光是8月以来,至少有三家初创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这只是资源涌入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发生了至少50起投融资,超700亿资金打到了自动驾驶企业的账户上。

商业模式决议天花板。

自动驾驶的商业价值远非现在所看到的硬件与软件层面,现实上拥有更广漠的市场,从现在的来看,包罗传统汽车更新换代、垂直行业的手艺服务、无人车出行服务三大领域。

据公安部统计,去年整年海内灵活车保有量达3.72亿辆,灵活车驾驶人达4.56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为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且延续三年增量跨越百万。能源迭代与智能化险些同步举行,在共力助推下,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繁荣。

相比能源迭代,当前智能化的市场渗透率另有很大上升空间。  

IHS在《展望》中提到,今年SAE级别中,超半数为L0级,其余为L1与L2级,L3与L4级市场还处于空缺状态,足见其远景广漠。

截图来自IHS Markit《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未来出行市场展望》

任何一次能源与手艺迭代都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更况且是新能源与智能化同步举行。现在,至少有两大模式相对清晰,一个是面向车企提供手艺服务,另一个则是以Robotaxi为代表的“无人车出行”。

外界不止一次将手机智能化类比新造车,照此说法,车企也有软件与手艺需求,一如手机厂商需要安卓、各种驱动以及应用生态一样,智能化很可能催生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至少现在已让硬件领域空前繁荣。

“蔚小理”刚刚脱节生死线,传统车企联手互联网巨头卷土重来,再到腰部新势力仰面,今年以来新造车热闹特殊。能源革命让宁德时代、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上游产业链价值陡增,当一辆辆电动车走到线下时,智能化历程却并不顺遂。

首先即是用户教育不够,好比李想克日在同伙圈反思自动驾驶评级不够“接地气”,一些企业有意无意间混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其次,在静态识别、夜间、雨天等场景下,自动驾驶手艺另有很大提高空间。最后,手艺服务商若何感动传统车厂也是一大问题。

传统车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被动,于是一些小的手艺服务商只能依赖单一产物牵头,撬动车企。像与腾讯、长城汽车团结的仙豆智能,高度依赖三方互助,商业模式方面,单纯卖解决方案基本无法盈利。仙豆智能一位产物司理坦诚道:“未来更多靠服务与运营系统去支持商业模式”。

“传统造车许多手艺指标是可以量化的,好比刹车距离,但智能化有许多指标难以量化,好比情浸染语音交互、无感face ID上岸、通过车载系统完成支付等等”。大量非标功效存在,使得手艺服务商需要耐心与实力感动车企。

无论传统车企是否接受,自动驾驶正在让业态发生转变,例如共享出行市场,时至今日,天下多地商业化案例层出不穷。百度无人车出行已在北京、长沙、沧州、广州等地运营。滴滴在上海也有部署。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L4自动驾驶在C端售卖车辆搭载情形主要受限于成本因素,有赖于政府出台更多激励措施。但L4在无人车出行市场的渗透不会是问题。百度预计,2025年Apollo无人出行成本会低于网约车,也侧面说明L4在无人车出行市场的可行性。

作为共享出行巨头,滴滴不愿坐实智能化让自己走下舞台。去年滴滴与比亚迪互助,推出“专门为共享出行而生”的D1,今年4月落地上海后,预计整年将累计投放1万辆。

滴滴重点在上海结构,追求单点突破。百度则寻叱责面铺开,先后在长沙、沧州、北京等多地开展自动驾驶运营,两家都有加速规模化与商业化的苗头。

倒是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小马智行,反而因赴美IPO受挫,资金不济,转向卡车领域,侧面印证了面向消费者的Robotaxi很难“杀出程咬金”,只会是那些有资金、手艺、流量的巨头才气介入。

初创企业仙豆智能大本营在上海,在北京有专门的AI团队,一位高管告诉光子星球,“北、上的竞争相当猛烈,入局者像滴滴,最近都在打抢人大战”。

综上,可以一定的是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不止受益于能源变化,而且还同时具有To B(面向车企提供手艺与应用服务)与To C(共享无人运营)两个潜在市场。

争抢下个万亿级市

由于自动驾驶的落地场景越来越多,围绕其睁开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机构给出的市场预判也水涨船高。

科尔尼之前预计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的市场规模达2800亿美元,旋即罗兰贝格则将之调高到5000亿美元,再到本次IHS针对中国市场的展望,2030年仅Robotaxi市场规模达2.25万亿,占整个共享出行市场60%以上。这也意味着,未来出行市场将转向无人车服务场景。

截图来自IHS Markit《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未来出行市场展望》

自动驾驶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潜力?单是能源迭代引发的换车潮,便至少数千亿。在B端,若是将手机与汽车类比,那么车载系统或许也会孕育出车载的谷歌与苹果,相关应用的市场规模可以类比移动应用市场。

天下大会现场,百度团体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司理李震宇示意:“自动驾驶能力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决胜高地。”现在百度Apollo领航辅助驾驶ANP产物和自主泊车AVP产物,已实现从行车域到泊车域的全笼罩。

在C端,凭证艾媒测算,在疫情之前,2019年海内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080亿元,Robotaxi一旦成熟,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添。主要缘故原由是自动驾驶将让这个劳动麋集市场变为手艺麋集型市场,运力将获得完全释放,不存在昼夜差异。

在机构发现市场规模与日俱增之时,巨头同样看到了自动驾驶的商业价值。

在资源助推下,造车是当前竞争最为猛烈的市场,也许都将车空间视为一个线下入口之一,那些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汲汲营营的巨头们,看到了新的时机。有失意移动生态者,有成熟于网约车者,更有平移生态与商业模式者。

百度结构早,相对跑得快一点。在牌照数、测试旅程、专利数上完成了可观积累。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手艺平台Apollo开源的目的,实在是希望迅速培育生态。

百度想快,滴滴又何尝甘于人后,其入局的缘故原由很简朴:网约车智能化将危及现有职位。现实上滴滴是受益于智能化的一方,不仅能跳出司机资源争取,还能籍此降低运营成本与人为风险,顺带抬升估值。

自动驾驶漫长的产业链远不止百度与滴滴的“二人转”,其他巨头竞争同样虎视眈眈。

腾讯照虎画猫,欲图将制霸移动时代的微信迁徙到车内,2019年哈弗F5推出2020款时,鹅厂便迫切地与之团结宣布了车载微信。不造车,并不意味着腾讯不能把娱乐帝国与基于腾讯舆图的商业模式嫁接到车内。

阿里曾在移动时代推脱手机操作系统,惋惜被谷歌抹杀于摇篮之中。现在车载系统没有绝对王者,昔日那帮黯然神伤的“操作系统”人群集在斑马智行,意图翻云覆雨。

此外,华为曾卖掉电气营业的新华三,去年重启充电桩营业,哪怕盛弘首创人曾是华为人也挡不住失去移动终端市场的菊厂。即便不造车,华为不停与车企互助,输出手艺、提供卖场,或许没有华为牌的汽车,但它们想要车载系统四处是华为。

有理由信托,造车只是第一阶段的战争,下一场战争肯定会是车载系统与生态的博弈。造车比拼的是速率与资金,尔后者比拼的是手艺、耐心以实时机。

“现在自动驾驶没有哪一家能真正完全落地”,有业内人士向光子星球剖析称,基础设施、交通律例是一方面,真正问题在于许多企业以为大数据能解决问题,导致“硬”手艺生长迟缓。

海内竞争猛烈,若是放眼全球,中国其着实焦点领域——自动驾驶手艺方面主要与外洋巨头竞争。凭证公共与商业咨询公司Guidehouse此前宣布的全球最新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中,仅有百度一家上榜,能与Waymo、Nvidia、Argo AI博弈。

值得一提的是,Waymo有谷歌的手艺加持,Nvidia在芯片领域有绝对优势,名气不大的Argo AI拿着福特与民众团体数十亿美元融资。在自动驾驶手艺上,若是海内企业不能杀出一条血路,那么未来照样不得不受制于人。

事实自动驾驶的商业场景包罗了换车潮+To B手艺服务+To C共享无人车运营三个市场,无论哪个险些都是万亿量级。

2G能力决议2B和2C历程

百度与滴滴无疑是现在做自动驾驶最认真的两家,而它们或许会因行业价值展现,迎来价值重估。

前文提到,自动驾驶的市场规模约即是造车+车载系统与应用生态+共享无人车运营,三个市场都属于万亿量级。在三个市场中,百度结构最深也更为领先。

给手艺领域估值难度伟大,许多机构大多用一套基于履历数据的模子(测试与商用里程数)给Waymo与Cruise估值,外洋两家巨头最新估值划分为1700亿、300亿美元。

这套估值系统在缺乏现实落地场景下一度被视为有用,然而在Waymo艰难地在凤凰城频频重启自动驾驶汽车营业时,这套估值系统险些完全崩坏。

在仅50平方英里(约130平方公里)的市区内,投放了300-400辆无人出租车作为商业样本测试,效果今年数位高管去职,其中基础设施不匹配被频频提及,这是阻碍无人驾驶商业化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伟大,使得海内自动驾驶拥有得天独厚的商业化条件,也加速了百度与滴滴Robotaxi的结构,而且在部门区域已经最先发生现金流。

百度Q2财报电话会透露,百度也可能将Robotaxi单独列为一条收益线。从运营数据看,住手2021年上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搭客跨越40万人次。这段数据有两个靠山,一个是用户对Robotaxi并不抵触,另一个是在局部交通网络中,Robotaxi可以提供可观运力。

滴滴自去年上演首秀后,相关运营数据并未宣布。凭证雷锋网此前数据,滴滴Robotaxi投放规模在100辆左右,而百度在500辆。

成本可能是短期制约Robotaxi商业化的主要缘故原由。

法国资讯机构Yole曾测算,早期一辆Robotaxi昼夜一直跑330天,里程37万公里。假设成本20万美元造价,每公里收费1美元左右(6.4元人民币),也许一年笼罩成本。这组数据未免过于乐观,手艺研发将摊销到每辆车上,通讯与运营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由于滴滴缺乏相关数据,现在仅能推算百度的情形。

Apollo moon 无人驾驶成本约50万,5年运营周期可盈利70万(2万/月营收*60月运营周期-50万车辆成本=70万);对比之下,传统网约车5年运营周期盈利最多40万(2万/月营收*60月运营周期-15万车辆成本-(1.1*60)司机成本=39万)。

相比网约车,Robotaxi不存在司机人力成本,而运营成本转变为手艺摊销。然而不能忽视,一次性成本依旧很高,在无法形陋习模化的情形下,任何运营者不能能像现在一样,拿下某个都会就能衣食无忧(好比各地小平台)。

“Robotaxi商业化可能纷歧定走得如昔日网约车那么艰难”,一位考察人士以为,当前网约车市场盈利难,或许Robotaxi会改变这一事态。除了前文提到不存在人力成本外,手艺、资源、资金都存在很高门槛。

现在来看,照样滴滴与百度跑得最快。

不止是手艺研发无法做时间量化,海内执法律例尚不匹配,不清扫未来还会有无数个“李彦宏”在使用无人驾驶手艺时收到交警的罚单。

To B的稳固,To C的长尾,可是两头市场都不容易拿下。车企要控制权,用户对平安与价钱更为敏感。此外,自动驾驶实现规模化还取决于企业的To G能力。以是华为苏菁早前会说“做Robotaxi的都得死”,

“我们很难进入北京这些大都会”,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光子星球,“百度在北京耕作多年,其他厂商想要进入市场十分难题”。

自动驾驶背后现实上是基础设施之一——交通智能化升级。权衡巨头能否取得预期估值,或允许以从政企互助项目情形来观察。详细而言,谁笼罩的区域越多,那么就将也许率将占有该地市场。

这便能明白李彦宏为何在Q2财报宣布后,信誓旦旦地说,未来百度的无人车出行营业将拓展到30个都会以上。

自动驾驶商业化尚处于萌芽阶段,短期主要收入泉源主要依赖造车与面向车企的手艺服务上。

在这方面,险些每个入局者都有差异优势,百度与吉祥、滴滴与比亚迪、阿里与上汽(智己),此外蔚小理也在站稳脚跟后最先补手艺课。

李彦宏在天下大会现场也高调提到:“今年年头,百度确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叫集度汽车,预计2-3年内可以和人人碰头。集度汽车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把百度这么多年的无人驾驶手艺,以及智能驾舱手艺,第一时间推广到市场上去。“

不外,传统车企在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上没有需要,也不具备博弈能力,这块市场将也许率被互联网巨头吃下。IHS的讲述预计,随着AVP与ANP方案推出,以及百度生态做大,Apollo搭载量可能将到达38%。

另一个大蛋糕是共享无人驾驶出行市场,在逐渐取代现在以人为主的市场同时,Robotaxi具有更高的效率与不停降低的成本,本质上是一门“规模化”生意。IHS展望,未来头部玩家市占率将跨越40%。

一方面,滴滴拥有成熟的网约车模式,富有履历的运营系统,既有成熟用户都是其优势所在;百度有手艺、流量与规模化潜质,两大巨头需要与时间赛跑。

另一方面,执法律例有待完善,况且运营这块蛋糕并不容易吃,除了平安问题外,难防其他势力介入。车企在上个时代会因去库存介入网约车领域(例如北汽),未来也同样可以傍上其他互联网平台介入Robotaxi。

即便云云,百度Apollo与滴滴,都能迎来一次价值重估的时机。至于能否乘此东风,在下个时代站在舞台中央,最终取决于To G能力。

市场规模在那儿摆着,未来谁拿下更多市场份额,谁的天花板也就更高。

end

智车派-专业有趣的说车新势力
标签